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,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。
224心得分享 一只胖子 发表于 2017-09-04 09:23:05
04202
本帖最后由 一只胖子 于 2017-9-4 09:25 编辑 前言 管理学中有一个经典公式:员工的工作效率=工作能力*工作意愿。 显然,工作能力再强,如果没有强烈的工作意愿,那么工作效率必然会打折扣。 公司要想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,就需要先从凝聚员工的向心力与激励员工士气入手。 在这方面,制定合理的奖惩管理往往会效果显著。 正文 案例 (1)A公司员工小张在4月份报表忘记申报,负激励1000元。小张认为公司奖惩管理太不人性化,专门扣钱。 (2)B公司员工小关在五一前加班加点策划活动上线,还经常加班帮助同事完成任务,公司为嘉奖其行为,奖励800元并计入晋升。 (3)C公司员工小周多次在公司大会议时迟到早退,人事没有了解原因直接通知财务扣除小周当月工资500块。 (4)D公司规定员工好人好事奖励20-50元不等,长此与往,当奖励数额较少时,员工觉得不值得为这点小钱去做事,于是连本来不拿钱自己也愿意做的事情也不做了。老板对现金奖励也颇有微词,不仅奖励支出较高,还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。 好的奖惩标准能使坏员工变好,同理,坏的奖惩标准会使好员工变坏。 所以,一个公司的奖惩标准必须要符合该公司规章制度,以凝聚员工向心力与激励员工士气为目的,结合员工岗位工作标准及各类工作计划等进行落地实施,才能够推动公司长久发展。 毫无疑问,制定奖惩标准并不难,难的是持之以恒的贯彻执行。 因此,公司在执行奖惩标准时必须避免以下情况: 只惩不奖或者多惩少奖 大多中小型公司中,老板主张处罚从严,员工则希望奖励多多。 即使制定了奖惩标准,不少老板还是不能容忍员工犯错,甚至犯错的员工也认为自己不该出错,虽然对处罚不满,但也违心表示“接受”。 奖惩制定执行一段时间后(大约为3个月),奖励形同虚设,处罚则变本加厉。 任人唯亲,奖惩随意 公司不是没有奖惩标准,但在执行过程中,管理层甚至老板“看人下菜”,亲我者,重错轻罚、小事大奖;远我者,轻错重罚、大事小奖。 把奖惩标准当做儿戏,任意取舍,毫无公平可言,更不要说奖惩效果了。 刺头作对,半途而废 通常,公司颁布奖惩标准后,大多数员工都是能遵守的,但不乏少数不拿制度当回事的员工,比如老板的“皇亲国戚”、公司“元老功臣”等。 罚他们,他们给老板施压;不罚他们,今后公司制度和管理者的权威都将荡然无存! 通过制定奖惩标准结合公平执行,奖惩管理才能效果显著,从而提高员工工作意愿,点燃员工工作激情,激发员工内在动力,把“要员工干”变成员工“我要干”。 对奖惩管理而言,执行奖惩最难的不是如何惩罚违规、奖励表现,最难的是如何做到公平让员工接受,让奖惩标准在公司的执行下发挥作用。 公司一旦定下来奖惩管理的标准,就要做到一视同仁。不论亲疏,不分新旧,该奖多少就奖多少,不要因人而异,也不要因时而异,要真正让员工感觉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值得的。 如何体现公平奖惩,大部分管理者都将重点放在“给多少”,但是真正的重点应该是“怎么给”。 GTT全绩效管理系统中就有奖惩管理这一功能,既能帮助管理者解决“给多少”的公平问题,还能解决“怎么给”的途径。 上级可以直接通过系统新增奖惩,设置奖惩类型(奖励/处分)、奖惩分类(可以自行设置,例如工作优异、违反制度、好人好事)、发生时间、奖惩积分及奖惩内容。 ▲新增奖惩记录 系统通过线上奖励积分或者处罚积分的方式来设置奖惩,公司可以自行设置线下积分兑换的规则。这样既能避免累计奖励金额过大给公司带来负担,还能解决员工做了好人好事公司要不要奖励的困惑。 系统中每项新增奖惩都需要经过总经理审核通过,避免高层监督审查不到位的情况。如果总经理觉得该项奖惩不合理可以直接驳回,杜绝员工任人唯亲、奖惩随意的行为。 ▲总经理待审核奖惩记录 ▲总经理审核通过奖惩 一旦总经理通过了某员工的奖惩,系统会自动在其个人档案里生成相关奖惩记录。 当管理者要考核员工晋升、加薪等重大事项时,可以根据系统中个人档案里的奖惩记录对该员工酌情考量。 如果该员工违反制度或者重大过错等记录过多,管理者对其调配工作也有据可依。 ▲个人档案奖惩记录 通过奖惩管理,可以督促管理者或老板有意识的去打造好的工作环境,督促下属养成良好行为,激励员工士气,从而激发工作意愿提高工作效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