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,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。
224心得分享 一只胖子 发表于 2017-05-08 09:17:24
26074
本帖最后由 一只胖子 于 2017-5-8 09:19 编辑 前言 据调查,高达76%的公司都在执行工作日志制度,但大部分管理者反映:这项制度要么不了了之,要么沦为鸡肋。 正文 ![]() 1.检查员工工作饱和度 “不能浪费掉员工的一分一秒,这都是老子用钱买来的”。——某私企老板。 很多企业老板想的是:公司付钱购买员工8小时工作时间,保证其8小时内高效工作,就是节省企业成本。 2.实际工作路径与计划的对比 “我不关心员工每天干什么,我只在乎员工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计划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”。——某上市公司老板。 公司不要求写工作日志,但要求写周计划和周总结,并且要在周例会上沟通交流工作进展。 ![]() 3.持续改善和提高员工的素质 很多有作为的领导要求员工写工作日志,目的是为了暴露问题、发现问题,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估指导,促进其职业素养的提升! ![]() 1.员工自身问题 态度 写日志对工作没意义,没动力写 心情 忙一天:累!不想写 闲一天:没干什么“大事”,不值得记录 不忙不闲过一天:写少了不好,写多了得编 时间 下班着急回家或加班,时间不够 ![]() 能力 能力不足:写的是狗屎,暴露自己工作能力差 能力达标:坚持每天出精品,得花心思死脑细胞 2.制度问题 领导层 下属写日志领导不看,反应问题也无法改进 公司层面 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 3.工具问题 word/excel 写完要发领导邮箱,麻烦又得不到领导反馈 QQ群/微信群 发到群里乱哄哄,日志信息无法保存 公司邮箱 领导反馈信息查收不方便,不能移动办公 大部分管理者都会把“员工不愿意写工作日志”的原因简单化的归结为员工自身问题。 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? ![]() 某公司规定,员工必须把每天的工作内容写成日志,每少一篇负激励50元,连带领导负激励50元。但公司依旧有很多同事不能完成工作日志,还出现过同事因出差忘写日志被罚500元。 该公司当时是用某OA系统写工作日志,员工反应该系统既不好用又不好写,基本上就下班前写写日志应付公司检查外,从来不打开。 显然,这个OA系统对员工来说没有价值! 公司强迫员工将日程安排一项项写进不好用又不好写的OA系统里,没有办法让员工养成习惯。 ![]() 还有不少公司会让员工用excel写工作日志,写完发到领导邮箱。 但实践表明,这又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! 一个中层管理者,根本没时间坚持查看下属们的日志!更不要说下载excel附件看完日志再给出反馈了。 因此,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: 少数员工每天认真写日志,提出有价值的建议,但领导少有反馈,因为得不到反馈,久而久之,日志就成了敷衍…… ![]() 所以,“工作日志制度”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人性化的工具!并不全是员工或者制度的问题! ![]() 像海尔OEC管理,其精髓在于“日事日毕,日清日高”。简单来说就是当天工作当天完成,完成后必定要有总结,要有反馈。 而这个管理理念和GTT全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。GTT全绩效系统一直致力于通过工作日志,真正帮助企业实现“日事日毕,日清日高”。 抛开GTT全绩效系统理念不提,就说GTT工作日志的特点: 顺应人的行为习惯 可以安排行程、任务清单; 能够自动生成每日任务等; 良好的用户体验 设定行为和结果,培养员工的结果意识; 操作简单,学习成本低; 实现移动办公 GTT移动端可以让管理者随时随地掌握公司管理动态; 员工可以在手机上提交日志、查看领导反馈信息; 移动端和电脑端的数据同步呈现; 企业沟通效率和执行力提升; 及时反馈 员工完成工作日志后系统会立即发送给上级领导审阅; 领导及时给予表扬或建议反馈等; 让管理者担负起自己的管理职能,培养其管理意识; 更关注如何最大化帮助员工完成工作 帮助员工获取公司分配的工作目标和内容; 下达或指派的任务都有交付时间的设定; 与领导工作沟通更通畅。 有图为证: ![]() ▲GTT全绩效系统工作日志模板 GTT全绩效系统中,所有员工的工作日志都会被保存,员工可以查看所有历史数据,根据条件刷选。对企业来说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做工作分析,在员工评优时有据可依。 ![]() ▲GTT全绩效系统根据日志内容自动生成工作分析 日事日毕的GTT全绩效系统工作日志,让企业的工作计划和日志不再是一个鸡肋制度,而是成为真正提高团队效率的工具。 ![]() |
胡咪咪2017-6-13 12:56:10
![]() |
知足常乐2017-6-21 11:03:55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