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,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。
224心得分享 一只胖子 发表于 2017-08-09 10:21:53
04067
本帖最后由 一只胖子 于 2017-8-9 10:23 编辑 前言 不管是月度目标还是年度目标,相信很多公司都是直接由领导或者HR制定的,但总是会出现员工反对的声音。 为什么员工会反对上级制定的目标? 如果让员工自己来制定绩效目标,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? 目录 一、绩效沟通的重要性 二、目标管理=自己考核自己? 三、绩效评价如何做到公平公正? 四、绩效考核体系让绩效管理简单有效 正文 案例A 领导:小周,我们6月目标20万业绩。 小周:我尽力吧。 (领导内心:到底能不能完成?他又是什么想法?) 领导:我们去年6月总共做了18万,今年20万没问题的! (小周内心:那是去年的事情,今年环境不好等等…) 领导看到员工脸色不对,但又不好再讲什么。 为什么案例中小周对6月的目标没有信心? 因为这个目标是上级没有听取小周的意见自己制定的。 那么,上级的目标是怎么制定的?同比和环比。 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让小周自己去制定目标,上级来引导? 如果案例A中上级引导小周思考目标制定会是什么结果? 案例B 领导:小周,我们6月业绩定多少好啊? 小周(内心矛盾):不太清楚或15万吧。 领导(内心目标20万):我们去年就做了18万,15万太低了吧,而且今年的活动力度比去年还大,我们还做了VIP邀约。 小周(稍微有点信心):尝试下20-25万吧,就怕到时进店率低等各种问题。 领导:嗯,对的,所以我们现在要抓紧邀请VIP,你也知道进店率等问题对业绩影响很重要。前期我们就想方法来杜绝,也可以了解下竞争对手的活动。如果有什么需求都可以和我提出。 小周:好的。(开始着手邀约VIP及杜绝问题,对领导提出活动意见,这样就达到了目标、想法同屏) 上述两个案例中,制定目标的方式都是通过同比和环比,但是明显当上级引导员工自己制定目标时,员工会更有信心及责任心去做好这件事,而目标的达成率会更高。 如果员工自己制定目标、评价标准,那么目标管理不就成了自己考核自己了吗? 其实并不是。 让员工自己制定目标、评价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员工自我管理。 通过员工自己制定目标、评价标准,促使员工主动思考公司、部门、岗位职责对我的要求是什么? 我如何开展工作才能满足三者的要求? 做到什么程度能得到100分? 做到什么程度可以及格? 做到什么程度得0分? 员工通过这一系列问号的主动思考,将自己的能力与目标要求相比较,知道自己的短板,主动“缺啥补啥”,变成寻找奶酪的耗子,这才是让员工自己制定目标及评价标准的真正用意所在。 虽然工作计划目标及评价标准由员工提出,但必须经上级审核,并与员工沟通确认。并不是员工自己制定目标及评价标准后就成了目标绩效的终稿。 首先,员工可以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、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。 员工进行自我评价,一方面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有个清醒的认识,自己发现优点及不足; 另一方面鞭策上级认真对待员工的绩效,不要无根据的“乱”评价、“乱”打分。 但为了使考核公平、公正,考核得分最终以上级的评价为准。如果员工认为考核结果不公,可以通过绩效申斥渠道来解决。 其次,绩效评价中总会出现不可量化的指标考核,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。 所以,做绩效考核时应该将能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,不可量化的指标可以用绩效标签等方式记录表扬或者批评,这样上级在打分时有可衡量的标准,不会偏颇太多。 但如果只是为了量化指标而量化,则会导致工作量增大,反而是弊大于利。 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让员工接受,二是为了有事实依据作为支撑。 只要能够达到绩效考核的目的,无论是量化指标或者不可量化指标都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的目标。 听过了那么多绩效干货,却还是没能把绩效管理做好,这是许多领导的感受。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,其实是因为绩效管理的工具不对。 GTT全绩效管理系统中,目标绩效考核功能以分布式绩效管理模式为核心,通过公司、部门目标分解后,员工根据个人目标要求制定自己的月度目标、评价标准,并由上级审核通过。如果上级觉得目标制定不合理,可以写上不合理原因并打回,让员工重新更改目标。 ▲目标制定 上级可以在月度目标期限内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指导,帮助员工达成目标。 对于不可量化的指标,上级可以通过员工工作结果的表现用绩效标签表扬或者批评员工。 月末绩效评分时,上级可以根据本月的绩效标签对该员工的工作结果进行评价,有事实依据作为支撑。 ▲绩效标签记录员工工作结果 在绩效评价这一块,GTT全绩效系统采用自下而上的考核方式,员工通过自我评价考核、上级审核、上上级审核,得出最终绩效成绩。 同时,如果员工对于上级给出的最终分数有异议,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申诉。 ▲绩效考核及查看 绩效评价体系基于绩效成绩以及绩效排名做出综合评价,首先对公司整体目标进行评价,再逐级对部门、个人目标进行绩效评价。 并由公司目标整体完成情况,对部门、个人目标的绩效成绩做合理的限制性分布。 如果公司目标完成的不好,各部门分数高不了,解决了传统绩效管理评分撕裂的问题; 如果整个部门做的不好,部门中一定有拖后腿的员工,解决了上级“老好人”的问题。 GTT全绩效系统采用全新分布式绩效管理模式,通过对中层管理者目标管理能力和绩效管理能力的培养,提高中层管理者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执行力。 |